时间:2022-08-19 作者:非小号医药
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α-糖苷酶抑制剂,阿卡波糖(Acarbose)由拜耳公司开发,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市场上销售(商品名为“拜唐苹”),主要通过抑制人类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的α-糖苷酶来帮助控制机体的血糖水平。这种独特的机制非常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(如面食)为主食的中国人群,因此阿卡波糖在中国的2型糖尿病的销售额是很可观的。在国家的第二次集采中,拜耳公司报价是5.42元(规格50 mg/30片),折算单片价格为0.1807元,比规定的最高有效申报价(0.8353元/片)还低了近80%。这也极大方便了高血糖和糖尿病人群。
阿卡波糖来自土壤中的细菌,但直到现在它的生物合成途径还不为人所知。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统计,2型糖尿病影响着全球近5亿成年人。
阿卡波糖来自游动放线菌(Actinoplanes)和几种其他的土壤细菌菌株。阿卡波糖是放线菌株的产物,不同于普通的化学药品,阿卡波糖是由生物工程发酵合成。正因如此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及工艺的要求较高。尽管生物合成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,生产的阿卡波糖可满足日益增加的高血糖和糖尿病人群的需要,但直到现在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途径还不为人所知,它在自然界的合成过程还没有系统清楚的研究。
2022年6月15日,著名期刊Nature旗下的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(2022年最近的影响因子17.694)上线了一篇名为“Complete biosesynthetic pathway to the antidiabetic drug acarbose”,全面揭示了阿卡波糖在自然界中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。通讯作者是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Taifo Mahmud。这篇文章为通过生物技术改进阿卡波糖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。
研究人员认为阿卡波糖(Acarbose,1)的化学结构由假糖(C7-环醇)和麦芽糖组成,假糖通过C-N键连接到氨基脱氧己糖上。目前已有研究提出并验证了阿卡波糖中C7-环醇的生物合成过程(即图1b中紫色箭头部分)。阿卡波糖的C7-环醇单元源自2-epi-5-epi–valiolone(EEV,4),经由紫色箭头路径中多步酶催化反应,最终生成valienol 7-phosphate(V7P,12),但V7P(12)之后的下游合成过程仍未可知。之前也有报道,有研究团队基于Actinoplanes sp. SE50/110的阿卡波糖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,进一步推测了阿卡波糖的生物合成过程(图1b中蓝色箭头),但没有生化证据支持该推测。因此,Taifo Mahmud研究团队对阿卡波糖的最后的生物合成过程展开了详细的研究,阐明了阿卡波糖生物合成的未知步骤,并提出了完整的生物合成途径。
图1. 放线菌Actinoplanes sp. SE50/110中的阿卡波糖生物合成过程图。a:Actinoplanes sp.SE50/110中的阿卡波糖生物合成基因簇。b:阿卡波糖生物合成途径。紫色粗箭头表示在本研究之前已明确的生化步骤(蓝色背景色)。蓝色和红色箭头表示先前提出的合成路径。黑色粗箭头显示了本研究中阐明的合成途径(黄色背景色)。图片来源: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2-31232-4。
已有研究表明化合物valienol 7-phosphate(V7P,12)是阿卡波糖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之一。Mahmud团队猜测化合物V7P(12)会被磷酸化为V1,7PP(13)或经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直接转化为valienol 1-phosphate(V1P,15)。最终,确定了表明AcbU是能有效地将V7P(12)转化为V1,7PP(13)的酶,V7P(12)是AcbU产生V1,7PP(13)的首选底物,V1P(15)不是AcbU的底物,不过Mahmud团队发现另一种酶AcbJ有效催化化合物V7P(12)和V1,7PP(13)去磷酸化。稳态动力学研究表明,AcbJ通过将V1,7PP(13)去磷酸化为V1P(15)参与了阿卡波糖生物合成途径,并且AcbJ选择性地使C-7磷酸基团去磷酸化,而不使C-1磷酸基团去磷酸化。
接下来,Mahmud团队在Streptomyces lividans TK24中表达假定的核苷酸转移酶AcbR。体外酶反应证实AcbR能够有效地将V1P(15)转换为nucleoside diphosphate-valienol(NDP-V,16),且GTP是最优的底物,UTP次之。因此V1P(15)是最可能的AcbR底物,并且C-7的去磷酸化先于C-1的核苷酸化。
随后,Mahmud团队验证了两个推定的糖基转移酶AcbI和AcbS的功能。他们将AcbI与dTDP-4-amino-4,6-dideoxyglucose(19)和麦芽糖、麦芽三糖、麦芽四糖或麦芽五糖一起孵育。LC-MS结果表明AcbI能够催化19和麦芽糖之间的偶联产生4-aminoDGG(17)。在通过重组AcbS的孵育确实产生了阿卡波糖(Acarbose,1)。AcbS是催化形成非糖苷CN键的途径中唯一的假糖基转移酶(PsGT)。最终,Mahmud团队重构了从V1P(15)合成阿卡波糖(Acarbose,1)的途径,成功得到了阿卡波糖。如图1b所示(黄色背景色)。
总结:Mahmud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体外酶反应,证实了阿卡波糖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:假糖(C7-环醇)片段和麦芽糖片段最终在假糖基转移酶AcbS的催化作用下通过非糖苷C-N键连接形成阿卡波糖。这不仅揭示了这种高价值药物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制造的,而且还为进一步改进阿卡波糖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。
参考资料:Takeshi Tsunoda, Arash Samadi, Sachin Burade, Taifo Mahmud. Complete biosesynthetic pathway to the antidiabetic drug acarbose. Nature Communications., 2022, 13, 3455. doi: 10.1038/s41467-022-31232-4. 链接网址: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2-31232-4
【声明】
本站所有发表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、应用及治疗方案建议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,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联系邮箱:min.wang@fwullong.com
©非小号(山东)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鲁ICP备57514499号-1website